2021-04-21 09:39:07
公司网站建设 https://www.zsxxfx.com/
2020 年,亚太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纷纷规划了雄心勃勃的行动计划和目标,来解决塑料垃圾污染问题,促进塑料循环经济。除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明显好处外,循环经济还可以产生重大的全经济效益和就业增长。然而,塑料再利用和回收市场实现规模化还面临不少市场障碍。
4月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建立可持续的塑料回收市场”分会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围绕中国减少塑料垃圾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毅表示,作为发展中经济体,除了塑料问题,有健康的问题、食物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些问题。
王毅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体,塑料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由天然气、煤炭来生产,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从2016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2017年把其变成了一个方案,201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目标。
“中国提出新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中核心问题涉及到能源问题,涉及到能源问题就涉及到未来的化学品的生产,特别是塑料的生产和加工。所以,未来可能有一系列新的政策出台,怎么把塑料的循环利用纳入整个碳减排、碳达峰的格局当中,可能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涉及到化石原料生产相关的塑料产品,首先是燃料化,中国这五年碳达峰,石油在2025—2030年期间达峰,优先的是石油去燃料化,怎么在转化中过程中逐步的减少、提高效率,我们非常期待下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提高塑料制品的禁止、替代以及更好的利用”。王毅最后说。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