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1 23:23:02
有梦想、有野心是好事,撑起梦想、野心是需要足够资本的。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一个国家也应如此。航空母舰有着"海上霸主"的美誉,承载着海洋强国的愿景。航空母舰的运行成本不低,拥有航空母舰要有"硬核"经济实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名为"辽宁舰"。有了"辽宁舰"的入列,不仅代表着中国军队增加了一个新舰种,也意味着航母历史上的零突破,更是国家实力和军事实力提升的象征。辽宁舰的前身为苏联海军的瓦良格号,1999年它曾被澳门一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2002年被送至中国大连,2005年中国海军对其进行军事改良。
瓦良格号与中国结缘,是它遇上了不好的年份。瓦良格号在乌克兰建造过程中苏联解体,整个建造工程不得不中断。即便舰船已经完成了68%的工程量,但最终还是落了个"中途夭折"的命运。之后,瓦格良号只能停靠码头,等待它的是被生锈。
被中国购买后,瓦良格号不过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钢铁空壳,原本内部的武器、电子系统早都已被拆除或者破坏。当时购买瓦良格号,社会各界争论不休。支持派认为,购买瓦良格号可以对其进行改装。改装之路,能实现"曲线救国"。
在没有能力建造水面舰艇的情况下,拿来主义可以让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积累经验,还可以带动工业能力的提高。这并不是中国开的先河,很多国家在航母发展历程中都经历了改装起步的道路。
购入后,人们都满怀希望等待瓦良格号的复活。但瓦良格号的来华之路并不平坦。当瓦良格号被拖船运至黑海海峡时,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土耳其政府对其采取了禁运举措。瓦良格号只能在黑海海域进行漫无目的航行,在海上整整漂泊了有17个月之久。在驰而不息的努力下,土耳其政府终于批准瓦良格号通过其管辖的海峡。
原以为瓦良格号可以平安入境了,但天有不测风云。瓦良格号刚抵达达尼尔海峡就遇上了强台风。拖曳瓦良格号的拖船钢缆在与风浪较量过程中完败,瓦良格号因此失去了控制,在有着千个岛屿的爱琴海上横冲直撞。
原本拖船再也降服不了瓦良格号,最终在一艘支援船的帮助下,才重新稳住了瓦良格号的阵脚。之后,6艘不同国籍的拖船共同发力,才拖着瓦良格号穿越运河,横渡印度洋,到达中国的大连港。
由于各种原因,瓦良格号在码头历经了3年的风吹水雨打。3年后,瓦良格号被缓缓拖进了大连造船厂,正式进入全面整修改装。自此,瓦良格号坎坷的命运得以结束。否极泰来的瓦良格号,在中国航母人的精心打造下,获得了新生,并以"辽宁舰"载入史册。
超级大"胃口"的辽宁舰
辽宁舰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主要靠4台蒸汽轮机和4台蒸汽锅炉为动力支持。但辽宁舰在燃料消耗上丝毫不逊色于高级航母。当辽宁舰以18节的速度进行巡航时,它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7000海里之远,也就是差不多1.3万公里的长距离航行。
但为了保证辽宁舰的续航能力,需要让它装载着8000吨左右的燃油。换算成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大约在50吨左右。辽宁舰使用的是重油。虽然重油价格是汽油、柴油的一半,但由于辽宁舰耗油厉害,百公里的油耗要高达数十万元。
按照辽宁舰的顶格续航能力来计算,给其加满一次油至少需要1300万元左右。这样的油费成本,对于经济实力不高的普通国家来说,无疑是笔不小的开销。
无福消受的航母
航母除了油费是大头外,还有许多刚性费用需要支出。比如,航空母舰外出执行任务时,一方面需要配备补给舰在旁,另一方面需要千人跟着一同出动。这时候的油耗成本直接要以两倍计算,不仅仅是辽宁舰本身需要,补给舰也是需考虑在内。千人队伍的人员经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不仅要管千人的伙食,还要给千人发放工资。
又比如,航空母舰日常的保养费用。辽宁舰和普通汽车一样是需要定期进行体检的,这笔费用是以美元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一个国家倾其所能制造出一艘普通的航母,维护航母的费用也会让人却步。经济实力低的国家勉为其难地拥有了一艘航母后,最后也会因为高昂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而停止使用它。
目前,中国有着辽宁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这是海军建设一个飞跃。放眼全球,除美国、英国外,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双航母的国家。两艘航母在列让中国海上作战能力有所提升,两艘航母的战斗力不是1+1=2这么简单叠加,是1+1>2的硬核实力。
拥有航空母舰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更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但普通国家如果经济实力也无法保证的话,拥有航母这种跳起来摘桃子的行为并不可取。
只有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稳定后,才真正有能力提升军事影响力。一个国家如果只凭借一时冲动,不仔细算算经济账,做着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最后只能让国家陷入窘境。
做事也蕴含着同样的哲理,要找准可承受的底线,不能一味追求不是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如果勉强行事,只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而已,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还大概率会让自己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凡事尽力而为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不要丢了量力而行的原则。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