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 17:58:01
一直以来,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都是广大投资者的梦魇。继康得新、辅仁药业、康美药业等一批上市公司被查出不同程度的财务造假后,2020年东方金钰、延安必康、瑞幸咖啡等财务造假案件再次引发市场震动。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持续重拳打击。5月3日,证监会通报,2020年以来共办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59起,占办理信息披露类案件的23%,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案件21起。处理企业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排查造假行为之深入都可谓空前,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在2020年年报披露完成之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讨论和质疑此起彼伏。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把握,最直接的体现是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分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说明财务报告不同程度的瑕疵和问题。
截至5月19日,A股共有430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化审计意见的共计251家,其中,30家为“无法表示意见”,109家“保留意见”,112家“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从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来看,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相对较多,分别为29家、24家、22家,其次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18家、18家、15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传媒行业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最多,有27家;其次是医药生物行业和化工行业,分别有20家、19家。从相对数量来看,银行、国防军工、钢铁、汽车等非标意见占比较低,财报风险较小。
从企业属性看,民营企业有182家被出具非标意见,占比超过70%;其次是地方国有企业和公众企业,分别有23家、22家。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与民企公司的绝对数量较多有关,另一方面或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内控意识薄弱相关。
关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及高层因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违规对外担保、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违规资金占用、内部控制失效、重大未决诉讼、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难以确认、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合理、大额往来款项商业实质存疑、债务违约及债务重组等。
在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正处于再融资的关键阶段,比如鹏博士(600804.SH)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刚获得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年报就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太安堂(002433.SZ)、三圣股份(002742.SZ)等定增计划已获得股东大会通过,2020年财报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惠程科技(002168.SZ)、达华智能(002512.SZ)等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继非标意见,不少公司的交易所问询函紧随其后,监管压力之下再融资蒙混无门。
从业绩角度来看,非标公司多数个股年报亏损,2020年被出具非标意见的251家个股中,净利润为负的有167家,扣非后净利润为负的则多达192家,亏损主力军当属ST板块。全面推行注册制之下,A股迎来真正意义上“史上最严”退市制度。对于以基本面出发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优先回避的对象。
此外,还需警惕概念炒作风险。以最近活跃度较高的数字货币概念股为例,智度股份(000676.SZ)自今年2月以来上涨了近70%,但财报显示2020年该公司净亏损逾29亿元,将上市二十多年来的盈利亏得精光;高伟达(300465.SZ)、奥马电器(002668.SZ)同样面临严重亏损的问题;卫士通(002268.SZ)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胡敏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