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11:07:03
家庭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ysjd/20195342.html
文/檀所长
25亿的大手笔,半导体大基金又出手了。
这次大基金瞄准的是科创板芯片股,中微公司。
根据中微公司7月2日披露的公告,总额82亿元的定增项目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认购25亿元,成为了最大的发行对象。
而在此次的定增对象中,也包括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法国巴黎银行、瑞银、高毅资产等海内外顶尖的投资机构。
而看看目前中微公司的业绩情况,2020年不到5亿的归母净利润,今年可能又将毫无增长,和部分业绩暴增的同行相比实在是逊色不少。
相比之下,公司的市值已经来到了千亿大关,在A股近200家半导体公司中已接近前10的位置。
中微公司的魅力究竟在哪?大基金的入股意味着什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芯片“卖铲人”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原材料、设计、代工、封测等等,其中包括了各种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少了一步就是天差地别。
中微公司在这一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是设备供应商。
此前,在介绍新能源车的设备供应商先导智能的文章中,所长和大家讲过一个概念,叫做“卖铲子”的公司。
中微公司就是典型的半导体“卖铲人”。
无论半导体产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改进和升级,想要真正将半导体造出来,各类设备是必然离不开的。
大家最熟悉的光刻机,就是半导体的关键设备之一。
投资“卖铲人”公司的逻辑就是,当你不确定谁能在一个行业中胜出时,为这个行业提供设备或服务的公司就拥有更加稳定的收益。
从营收来看,2020年,中微公司99%的收入来源于半导体设备。
其中,大陆地区占约80%,台湾地区占约18%。
没错,中微公司不仅为大陆公司提供设备,更是早已成为了台积电的供应商。
尽管近两年的年报中,公司并没有公开旗下大客户的名称,但是在2019年公司登陆科创板之际,招股书中曾披露过2018年的前五大客户。
来源:公司招股书
可以看到,按销售额来算,当时的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了干照光电、三安光电、长江存储、台积电、华力微电子。
其他的客户则包括了中芯国际、海力士、华灿光电、意法半导体等。
可以说,除了不愿合作的美国,中微公司已经打入了不少头部半导体公司。
不输“光刻机”的拳头产品
中微公司的半导体设备产品主要分为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
对于普通股民来说,这两种设备名称几乎都是闻所未闻,所长先来大致做个解释。
刻蚀,专业的解释叫做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有选择地在硅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的过程。
这一环节是与光刻相联系的图形化处理的主要工艺,是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关键步骤。
根据专业机构的分析,2020年,全球晶圆制造设备按销售金额的占比类推,刻蚀设备(包含清洗设备)、薄膜沉积和光刻设备分别占晶圆制造设备价值量约29%、22%和21%。
大家基本就可以理解为,刻蚀设备是和光刻机重要性不相上下的一种半导体设备。
而另一种MOCVD设备就更专业了。
将MOCVD的全称翻译过来,叫做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大家一定是听得一脸懵逼。
会用到这种设备的主要是LED行业,而这一设备的采购金额更是占到了LED生产线总投入的一半以上。
这两年在A股大热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其制作过程中就需要用到MOCVD设备。
而上周所长刚介绍过的新一代MiniLED,其量产也离不开MOCVD设备的支持。
那么对于这一设备,大家就可以理解为是LED行业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对中微公司的产品重要性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
根据最新的调研纪要,公司表示的刻蚀设备的市占率目前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在大陆地区的主要客户里面已经处于主流供应商地位,且市占率在不断提升。
但无论如何,半导体设备最主要的逻辑在于国产化。
从市场格局来看,各个半导体设备细分市场均有较高集中度,主要厂商一般不超过5家。每个行业前三的全球市场份额往往高于90%,部分设备甚至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半导体的制程越高,设备投资额占比就越高。
当半导体制程达到14nm时,设备投资占比已高达85%。而随着7nm的进一步推进,投资占比将会更高。
想要打破某些国家的科技霸权,设备国产化一定是重中之重。
因此,随着国产化率提升和技术迭代,半导体设备的潜在增长空间是巨大的。
市场热炒仍需留一份清醒
全球各路顶尖投资机构敢于在此时大手笔入股中微公司,显然是看到了其不可限量的潜力。
大基金二期能看上的,一定是最贴合国家战略、最值得扶持的公司。
而像新加坡投资公司,过往的投资风格非常谨慎,买的几乎都是低估值的公司。这家机构敢于这时来投资估值极贵的中微公司,必然是看准了其背后的长期价值。
当然,从业绩角度来说,中微公司目前仍然有不小的问题。
从公司前几年的营收结构来看,公司其实一直是靠补贴才能实现盈利的,直到上市后公司才逐渐实现盈亏平衡。
公司自己也在公告中表示,补贴对公司的业绩影响较为明显,扣非净利润的增长实际非常有限。
好在整个芯片行业的景气度已经在逐步提升,投资的热情也在同步上升。
从走势上来看,A股中近两个月来整体板块最强势的无疑就是以芯片为首的科技股。
随着中报的逐步披露,科技股真正的底牌也即将揭晓。
截至目前,科技股的业绩预告都非常好看,这两天在市场表现一般的情况下仍有不少科技股在持续走强。
但相比市场正在热炒的一些科技股,中微公司目前还尚未达到真正的业绩爆发期。
总得来说,所长认为目前的中微公司还是更适合长线投资者。如果是想短期赚一笔科技股的红利,还是去关注一些热门公司比较好。
科技股的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大家还有哪些想了解的芯片公司?欢迎留言区交流分享。
--END--
作者:檀所长编辑:灰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尽情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