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7 15:31:01
7月15日消息,2021招商银行财富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暨财富开放平台发布会今日召开,招商基金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小青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王小青指出,对于所有的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如何为大财富注入更强的生命力是我们共同的挑战,正如招商银行田行长在今年年初所讲的,在大财富管理时代机构的江湖地位取决于优质资产的争夺能力,这个市场不缺资产,缺的是好资产。更精确地说,缺的是发现好资产、把握好资产的能力。所以,我们每一家资产管理机构的投研体系、投资和研究之间的互动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命题展开的。
同时,王小青深度解剖了招商基金的投研体系,提出坚守“本分、专注和开放”三大原则。只有坚持住本分、专注和开放,我们最终才能打造一个文化简单、团队专业的公司,正如一位资深研究员所说“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能够超越市场的束缚,获得更具有生命力的竞争优势”。
以下为演讲原文(有删减):
王小青: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以深度研究把握优质资产”。
财富管理一手连着客户,我们最准确地触达客户,了解、培养、激发他的需求。另一手连着资产,通过我们科学的遴选,为客户配置适合他的风险收益偏好的产品和资产。
对于我们所有的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如何为大财富注入更强的生命力是我们共同的挑战,正如招商银行田行长在今年年初所讲的,在大财富管理时代机构的江湖地位取决于优质资产的争夺能力,这个市场不缺资产,缺的是好资产。更精确地说,缺的是发现好资产、把握好资产的能力。所以,我们每一家资产管理机构的投研体系、投资和研究之间的互动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命题展开的。
今天我跟大家汇报的是把我们招商基金自身作为一个案例来解剖。
我们构建我们的投研体系,有这么几个原则:
首先,大家都说投资讲究灵性,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固然不错,我本人也特别喜欢跟公司特别有灵性、灵气的基金经理、投研人员来交流。但是作为一家资产管理机构,作为一个组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投研体系建立在灵性之上,建立在我们绩效归因的其它项和残值之上,这样的投研体系是很难让人觉得他是可靠的,应正如达克效应所说,其实每个组织和每个个人都有它认知的阶段,建立在灵性之上的一个假设会使得整个机构进入一个盲目的自信和整个投研体系的不可靠。所以,招商基金投研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不去假设我们是聪明人,不能假设我们比我们的同行更聪明,我们每一个招商基金人要在投研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本分”。这个“本分”,从公司的每一次的晨会、每一次的调研、每一个模型定量的假设和论证开始。
这个市场有很多信息,它也事实上影响着我们的投资,也分散着我们的投资的经历,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间如何做好减法,聚焦核心问题和关键变量,我们是一个减法的过程,我们要求我们的投研人员主要把握三个维度,重要、可跟踪、可判断。坦率来讲,在过去的工作中间,我们经常会在一些重要但是挺难判断和跟踪的议题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例如去年的疫情,会消费很大的精力说疫情啥时候结束?哪个疫苗更有效?疫情会不会再次反弹?但是这样的分析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或者说我们的投资基于这样的一个量的跟踪上,什么样的实体我们可以做什么样的角色,发现是茫然的。更现实的是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其实对于这些命题研究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要求把更多的注意力向另外一个层面来进行转移,就是“重要、可跟踪、可判断”。刚才的命题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的处理方法上是两个途径:第一,这个市场上有更权威的国家队的机构在跟踪和进行判断,我们跟踪它的研究成果。第二,我们事先做好各种场景下可能会对投资影响的分析,当那样一个场景发生的时候,我们及时有对策。所以,公司所有更多的注意力是会放到对于行业和上市公司的研究上,要坚决做到我们投研团队有所为、有所不为。
讲到行业跟上市公司的研究,算变量都很简单,用巴菲特的话来讲“好的商业模式、对的人、合适的价格”,但是每一个维度的分析都要求我们的投研人员更为专注、更为深入。大家都同样是在那样一个信息平台的一个行业中间,究竟什么是对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信息找人还是人找信息?对于信息处理的平台而言究竟是信息处理的效率重要还是信息本身更重要?其实这都需要研究人员、投研人员对这个行业更多地关注和把握。
第二,找到对的人。做到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跟董事长,大多数时间去做一次调研、一次访谈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他是对的人。而是否他真正是对的人?一定是在他整个行业和整个企业面临挑战的时候,他会做什么?
2008年整个乳制品行业面临三聚氰氨的事件,国内的两大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管理层做出了非常具有差异化的策略,关于他们的中间商。那个时点体现出了不同的人是否是真正的对的人对这个企业的影响。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投研人员需要做什么?需要的是我们长期的跟踪,对他过去行为的长期的分析。所以,我们所有的投研,无论是从模式,无论是从定价,无论是从人的分析,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下沉,反反复复地跟踪。而跟踪的人,最重要的核心的力量,对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就是基金经理和研究员。
这个行业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扰,明星的研究员进入到公司四到五年以后相对比较成熟了,都想着去做基金经理助理,未来成为基金经理。怎么让公司核心的投研人员和投资始终保持着一个深度和专注?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例如我们对于基金经理和对基金经理助理的考核,比较大的权重在于他对研究和深度研究的贡献。
例如,我们对于最好的研究员的专业序列的上限,可以跟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平级。例如我们做出最好贡献的研究员,我们给他的回报是充分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我也可以披露一组数据,2020年年底,我们公司有1/3的研究员的收入超过1/2的基金经理。为什么?就是想让他们安心地做研究、专注地做研究。专注地做研究不一定比别人看得更真、更远,但是如果没有深度、没有专注,在市场有风吹草动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焦虑,而这样的焦虑一定会传染给渠道,也会让我们的客户焦虑。
第三点,开放。每个人的认知都有自己的边界,每个人的认知都有自己的盲区,如何让基金经理跟研究员之间的盲区,在伙伴们的帮助下能够得以消除?我们是追求内部充分的共享和碰撞,在讨论这个问题上行政职级高并不必然代表对,你的资历时间长并不代表你更了解真相。所以,在讨论的这个问题上,更如招行的文化所讲的是一个平视的文化。
也只有坚持住本分、专注和开放,我们最终才能打造一个文化简单、团队专业的公司,也正如我们去年新加盟公司的一位资深研究员,我在面试他的时候问他,你希望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认同,“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能够超越市场的束缚,获得更具有生命力的竞争优势”。
以上是我对我们招商在投研体系建设中间的一个自我解剖,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答主持人前面提到的问题,什么是大财富?我的理解,大财富是一种生态。我们所有各个机构在其中分工合作,共生、共荣。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招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