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里,他们用150000块石头重建古村,神仙都想来隐居

2021-07-28 10:45:29

喷砂房 https://www.mypaowanji.com/

95后姑娘黑丑说如果将来要离开这里。

会舍不得这里充满负离子的空气,和这里一起生活着的人们。

她说的这里,是松阳的山野。

她说的一起生活的人们,是同样向往乡村,并且也为乡村复兴努力着的同伴们。

不像其他年轻人喜爱城市里的繁华。

纵然一直是学霸,黑丑毕业没多久就来到了乡村。

来到了松阳,这片秘境。

松阳,位于浙江丽水,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同时,这里也拥有着中国第二大的古村落群。

100多个传统村落,1000多栋古建筑,20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桥,60多公里古道和140多栋老屋。

因为这几年的海纳百川,国内外不少建筑设计师前来创作,更让这里成为有着中国最酷建筑群落的乡村。

也正是在松阳,黑丑和她的建筑师朋友们一起做了件事情。

△ 黑丑他们生活着的揽树山房

他们用150000块石头,复原了这里古村落的文明。

位于海拔748米的松阳大山深处,生长起了一片超越时间的山居乌托邦。

△ 以前的榔树古村

这里,原本是有千年历史的榔树古村。

之前最多181户人家,可后来渐渐荒芜,演变成不堪的空心村。

直到黑丑他们的到来,才点亮这山林间的灯火。

△ 揽树山房

建筑师孟凡浩和沈钺,是来自南京和上海的建筑大师。

他们来到榔树旧村的那个春天里,古树参天,鸟鸣清脆。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子。」沈钺说。

所以,他们决定重现且延续这个故事。

150000块石头,1000多个日与夜。

完整保留松阳古村落的在地文化,他们建起了一片新的乡村群落。

△ 揽树山房完全保留了松阳的在地文化

渐渐地,这个建筑群落,吸引了不少向往山居生活的城市中产们。

从一户,到两户,到现在的100多户。

人们开始形成一个新的群落。

他们称之为——除去城市生活以外的——第三空间。

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曾提出过「第三空间」的概念,「第一是家,第二是工作。」

△ 在松阳「第三空间」的山民们,乡野生活悠哉

「第三空间」就是指除了生活、工作之外可供我们感到轻松、愉悦、抚慰精神的社会空间。

就是这里。

「每个房间里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黑丑说。

她告诉我们,这些人和她一样,希望回归乡野。

「种种东西,看看书,喝喝茶,做做饭,黄昏时群里约着去散散步,甚至开开派对。」

这个月雨水多。

从山野林间看去,仙雾缭绕,各种或先锋或古朴的建筑群,若隐若现。

就像他们在这山里过着的,一天一天的日子。

01

150000多块⽯头

重现古村落

黑丑说来了松阳后,第一个关键词,是低调。

「这是一个低调的小镇。」

事实上,在前些年,伴随着《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公布,浙江丽水的松阳县就破圈过。

松阳,也一直被称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

在黑丑他们所在的四都乡榔树古村 ,一年有200多天可以见到云雾绕山。

有人说,这是一座低调的「天空之城」。

这座有着1800余年历史的古县城,上百个古村落棋子般散落在云海之间。

△ 松阳,山间村落

乡村素描,群居样本,江南秘境,地势险要, 风景如画。

都是这几年,松阳的代名词。

这里秘境的含义,是真正的需要跋山涉水,一路颠簸辗转而来的世外桃源。

看看清朝诗人蔡懋建的诗,便可知一二。

他写道:「山到上方势转豪,昂昂仙境逼天高。」

是山势险要。

明朝也有诗人樊通——「人家青嶂里,鸡犬白云中。」

是山间风貌。

△ 上山的路

我们从广东过来,黑丑告诉我们途经衢州机场最为方便。

衢州山水也可人,一路两小时的车程,即可抵达。

夏日炎热,松阳山里却体感陡然低了3摄氏度,郁郁葱葱的,云雾藏在群山之间。

我们抵达的,就是黑丑和小伙伴们一起生活着的揽树山房。

古树环绕,于山中自有清雅之风,于古村落里又有悠然闲鹤之境。

△ 被古树环绕,和在地植物共生的房子

这里,之前是日渐萧条的榔树古村。

是建筑师孟凡浩和沈钺,让其重新活泛起来。

打造出了一处乡村之中的「第三空间」。

占地18000平方米,由150000多块⽯头垒砌⽽成。

因为不希望破坏原先这里的建筑文化和生活文化。

他们都尽量保留松阳古村落的在地文明。

从一砖一瓦,到榫卯结构,大家一起历时1000多天。

譬如,最原生态的夯土文化,他们保留了下来。

夯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

是一种最为传统的建筑语言, 也是中国古村落留下来的美好记忆。

揽树特别邀请了「中国夯土界第一人」,任卫中老师。

制作出带有特殊肌理的抹面夯土墙,复刻当年古村落的真实质感。

此外,同样保留的在地文化还有小青瓦和垒石技术。

揽树专门从异地定制80万片过火窑烧瓦片,以青红相杂的艺术拼方式呈现。

同时延续古村垒石挡墙的特色,15万块毛石全部用手工垒砌而成。

远看犹如从山体中生长而出的石头「布达拉宫」,近看则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屋瓦之美。

△ 鳞次栉比的山房,被称为「石头布达拉宫」

「我们不希望是平地里起一座看起来网红的房子,而是真正能够尊重在地文化的生活场。」黑丑说。

这种尊重,也包括了植物。

没有引进任何外来名贵的植物,新的村落里植物也都尽量是在地培育的。

「或许不名贵, 但都有着上百年的岁月痕迹,都是故事。」

转悠着,我们看到了不下20棵巨大的古树。

黑丑姑娘说,在修建房子时,他们还会为了不挪动一棵老树,而挪动甚至放弃整座房子。

以及,为了更好地遵循古村依山而长的脉络肌理,建筑师沈钺让建筑用最轻柔的方式贴合山地。

每栋房子都不同的标高,还原了古村落巷道本身宽窄高低的生活场景,也让我们行走在其中时,移步异景。

有人把他们的房子们,称为「石头布达拉宫」。

也有人把揽树发到网络上,红起来,被评为「全球十大必睡民宿」。

「但我们不是做网红建筑,我们经得起岁月,也能尊重岁月。」

黑丑告诉我们,他们希望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于城市之外,找到第三空间,能让新山民们实现期待中的回归田园,又能重振真正的乡村文明。

△ 揽树山房里的戏剧展示

△ 揽树山房的老祠堂

大家都把这里称为理想村。

走出山房,走出理想村,山脚下保留着原来古村落的庙宇。

150000多块⽯头垒起来的房子们,在云海中静立着。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向那里。

02

山野生活群

实现了田园生活梦

黑丑说,是要遇到对的人,才能住进来。

我们问,那什么是对的人?

黑丑姑娘也说并没有具象,「能有相同价值观,以及,愿意过着这节制又丰盛的生活的人吧。」

是的,她把在松阳揽房的生活,称为「节制且丰盛」的。

△ 在山房的室内

选择住在山房理想村的人们,在实践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黑丑和建筑师们,让一座原本的村子活了过来。

而在此购置山房的朋友,有企业家,有建筑师,有医生,有艺术家,法律顾问,也有连续创业者。

不同的社会角色聚合在一起。

「其中不乏业界的大拿们」,黑丑一边走一边跟我们介绍,住在一起,她常常的角色,会变成学习者。」

大家在这里居住,整个村子就像一栋大房子,互助且友好。

「有的人一年来几个月,有的人甚至会住上半年,有的人则呼朋唤友。」

实现了一种新乡村生活的图景。

「帮助大家实现回归乡野生活的梦想。」黑丑说道。

这里有丰富有趣的社区生活——周末市集、禅修瑜伽、自然派对、森林音乐会、也有咖啡店、手作工作室。

新山民们认购一套山房,可以自居度假,也可呼朋唤友,回归自然空间,享受田园生活……

亦可在自己日程繁忙的时候,委托交与山房运营团队代为经营。

「毕竟,山居生活不只是逃离和退隐,而是积极的生活重构。」

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生活的「第三空间」。

住在这里的日子,大家会一起看夏日音乐会。

一起开派对,一起做饭,共同度过一天。

黑丑和黑丑们,与山居里的新村民们是陪伴共生的关系,「这里没有主人客人的概念,我们是一起生活。」

早上,可以散步松阳山野的晨光之中,酿梅李子酒,于山林中写生。

这里的基础设施和细节颇为完善,散落在村子里,串起十二个时辰的生活。

山民们泳池游泳, 书房看书,自不必说。

生活场的名字们也极美。

这里有个 「 流水书院」,如同一只嵌入山崖的玻璃盒子。

四面的镜子将周边的青山茶田吸收、反射,似乎是在寓意着现代和原生态的放下与融合。

新山民们可以在书院里看书、瑜伽和禅修。

黑丑和小伙伴们为了给新山民们购置苗木,还会特地前往金华选购。

这里还有理想会堂。

无论是悠然见南山的理想,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都能在这个公共共享空间得到实现。

包括,让孩子们最爱的,带带着大自然气息的游乐园——云朵乐园。

显然,这里把原始古村落的邻里空间,用一种更有热情和趣味的方式聚和了起来。

新山民们也在某一个瞬间,把理想和生活,连接了起来。

在此,还听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故事。

新山民们自主发起,帮助旁边的茶农售卖过茶叶。

在疫情期,这里还发起过「白衣天使,乡村疗愈」计划。

大家都知道,庚子年的春天不好过,这里的新乡村居民们一共捐赠了300间客房。

让从疫情一线归来的医护工作者们,沿着和他们同一条山路来到这里。

看到山野里最美的春暖花开。

这,是这片乡村群落带动起的一些新力量。

清晨瑜伽,溪涧茶席,喝一杯自家冲泡的松阳银猴茶。

走上街市,西屏老街韵味浓厚,松阳的东西也好吃。

灯盏盘、麻花、油炸溪鱼、盐煨鸡……这些美食,烙印着松阳的记忆,也是松阳的文化传承。

还有山笋,和溪鱼。

更是别忘了带上松阳七⼤件——兴村红糖/横樟⼟蜂蜜/岱头⾼⼭⼤⽶/⼭茶油/松阳⾹肠 /茶叶熏⽕腿,和⽯仓⽩⽼。

现在正值夏天,山居里多了不少小动物朋友。

居民们村子里走动,唠唠盛夏闲话。

房间内,是松阳的画,房间外,是松阳的山景。

03

松阳的复兴

建筑唤醒村庄

2018年,当建筑师徐甜甜带着「松阳故事」亮相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

这里的乡村振兴,就开始广为人知。

国内外建筑师纷至沓来,这里的村庄们逐渐被唤醒。

所以黑丑也说,其实啊, 松阳也完全不低调的。

之前或许因为生活,不少本地村民离村庄而去。

但建筑新思路的到来,让这片 「 江南秘境」有了一种新的方式重生和复兴。

在于村落中的那些「旧」;对于「唤醒」松阳,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新」建筑的方式来重新体现松阳的价值。

就像刚刚说的揽树山房,全名为——揽树山房理想村,是能实现生活理想的地方。

这些建筑,离山房都不远。

若你来这里,每一样都值得跋涉山水。

石门廊桥

松阳县石门村

距揽树30min车程

石门村的石门廊桥。

在桥拱处廊顶有开放,行至其中,光影交错,有着山色水景围屏的幽静。

作为一种指引,这座石门廊桥也将人群引入周边村落,不仅连接起松阴溪两岸村庄,也进一步把人流量带入到邻近的村落里。

契约博物馆

松阳县大东坝石仓

距揽树54min车程

这是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博物馆,与山野相得益彰,又意义深厚。

不仅呈现出了百年乡土生活,还展示了石仓阙氏从福建迁徙、买田置地、淘沙炼铁、开枝散叶、历史兴衰的整个社会经济形态。

先锋书店(陈家铺平民书局)

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

距揽树19min车程

这里的先锋书店。

被称为「悬崖上最美的书店」。

改造前是村民礼堂旧址。

改造后,这里是这里也是村中浏览山峦风光的,最佳位置之一。

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松阳诗歌音乐文学节」,把国内外的诗人、音乐人、作家、学者聚集到这里,成为松阳的一枚文化符号。

独山驿站

松阳县松阴溪南岸

距揽树31min车程

独山驿站,位于松阳母亲河松阴溪畔的一块下洼湿地,面向独山。

定位为游客资讯服务以及水上运动中心,包括专业运动训练和休闲水上活动设施等。

有景观感,有实用性。

⼤⽊⼭茶园

松阳县大木山茶园

距揽树46min车程

临水的庭院茶室,能透过玻璃幕墙远望水面波光。

另一侧则被打造成了抽象庭院,孤树细砂,点到为止。

农耕博物馆

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

距揽树18min车程

农耕馆由破败的牛栏和民居改造而成,同样也是建筑与村庄相融的又一范本。

这些建筑,在松阳乡村里,与新村民老村民一起自然生长。

和生活场域,与山体相依。

也接待着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

渐渐打破了农村-城市⼆元对⽴的思维定势,实现了城乡的真正融合。

就像黑丑说的,有本地村民开始回来,加入我们的共建之中,这就是振兴。

当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当「松阳故事」演绎完成时。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拉斐尔莫那欧说——

「从前人们被迫远离家乡,而未来更多人会回到并且留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黑丑不会离开这里。

当然是因为松阳太美,这里太美了。

但,更重要的是。

她觉得她在做的事情与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不谋而合。

就是——促进中国乡村文明化的进程。

那些新山民们更不会离开,他们是专程选择了这里。

怎么会舍得在这里生活着的每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荆门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