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18:06:49
■ 记者杨心梅
“王队长,今天的矫正对象在位抽查已经完成,没有异常。”尽管已经被任命为沙湾区司法局机关党委书记,但很多人还是爱叫王群“队长”。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她扎根社区矫正工作11年如一日,用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信赖。王群先后荣获“首届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十大杰出人物”“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等荣誉。
2009年,王群开始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她时刻牢记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把“白+黑”“5+2”当做家常便饭,每逢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更是一点也不敢松懈。“有时候临近下班时间,一旦看到司法所同事来电就会心中一颤,第一反应是不是哪名矫正对象发生了突发情况。”王群告诉记者,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中非常人性化的一部分,但也是管理难度很大的一部分,“矫正对象其实依旧是在服刑,只是场所不同,我们作为司法人更要把握好监管力度,在依法依规管理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应有的社会关怀。”
社区矫正对象彭某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两次警告仍不改正,按照规定,应当向原判法院提出收监执行建议。面对社会的多方求情、彭某亲属的恶语相向和威胁恐吓,王群顶住各种压力,依法依规提出收监执行建议,并在法院作出收监执行决定后,第一时间与公安民警一起,将彭某送交监狱执行。“这是沙湾区首例被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看着彭某走进监狱的瞬间,我也是感慨万千,痛心他家庭的支离破碎。”王群告诉记者,但她更加明白法不容情,违法必究,打击犯罪、严格执法是对执法工作者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而当面对有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时,王群又是一个知心人。在多年的社区矫正工作中,王群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面临着“找工作难”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在于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范围受限,只能在设区的同一市内跨区活动,另一方面也因为不少矫正对象自身掌握技能较少。”王群告诉记者,为此,她主动出击,积极和沙湾区内的工业企业进行协商,为沙湾区的社区矫正对象建立就业基地,保障了部分家庭贫困、行为习惯较好的矫正对象的就业需求,得到广泛好评。
11年的社区矫正工作生涯中,王群常常说自己“没有诀窍,只有熟能生巧”,她坚守刚柔并济这一工作法宝,诠释了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担当使命,守护司法行政的“柔软地”。
(文章来源:乐山日报)
文章来源:乐山日报